科技引领潮流,智能垃圾箱推动垃圾分类理念
如今,垃圾分类在全国多地深入实施。然而,现实中一些居民还未参与到垃圾分类中,其中一个理由是: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便。
相比以往混装混运等简单粗暴的垃圾处理方式,垃圾分类的确给普通人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:原本可以整袋丢掉的垃圾,需要分好类,放入不同的垃圾桶。但仔细分析一下,这里面包含着小与大、短与长的辩证关系,居民改变一些小的习惯,国家、社会才会有大收获,一时的不便换来长久的可持续发展,Z终受益者是我们每一个人。
为什么要搞垃圾分类?
这个问题是现实和紧迫的。从国外实践看,垃圾分类是难题。对中国来说,每年产生的垃圾数量快速增长。经过治理,虽然以往一些地方遍地垃圾的场景基本消失,但垃圾数量依然很大。如何处理垃圾,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。
垃圾处理可以采用填埋、焚烧等方式,但是毫无分类地直接填埋、焚烧,会对土地、水源、空气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。试想,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,那造成的污染Z终会通过我们吃的食物、喝的水、呼吸的空气影响人类自身。比如废弃的电池,里面含有金属汞等有害物质,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,都会产生较大的危害。而对其回收处理,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污染,还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。因此,如果垃圾处理不善,那我们要付出的是环境污染、健康损害、疾病蔓延等代价,不仅我们自己无法承受,子孙后代也将受更大的影响。
垃圾的产生有时可能无法控制,但如何更好处理垃圾可以有更多选择。在处置垃圾之前进行分类就是有效手段之一。通过将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开,该填埋的填埋、该焚烧的焚烧、该回收的回收利用,这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占地和环境污染,还可以实现部分资源循环再利用。
无论是从垃圾数量还是垃圾处理方式上,无论是出于现实的还是长远的考虑,都需要从快从严地执行垃圾分类,这也是为什么全国各地都在加快立法、严格执法,多渠道、多方式地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走实。
当前,垃圾分类的堵点之一是意识和理念问题。要把提升全社会的垃圾分类意识摆在突出位置,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开展一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。这其中不仅要讲清楚怎么办,更要讲清楚是什么、为什么。让人们清楚了解开展垃圾分类是一件事关国家发展、社会进步的紧要之事,更要让每个人清楚了解垃圾分类不是为别人,是为自己,为自己的子孙后代。
采用智能化的设备进行垃圾分类服务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并且可以逐年减少投入,智能垃圾分类才是一种可持续、可复制、推广的模式。
粤能环保自主研发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,装有高清摄像头、可以实现声画同步监控、实时清晰捕捉分类投放过程,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远程视频监管;系统设有二维码识别、人脸识别等十余种身份识别方式,通过AI智能系统实现投放可回收物后系统自动称重,并进行相应的积分奖励,智能垃圾房带有LED分类信息滚动宣传屏和双32寸高清宣传广告屏,为垃圾分类做宣传引导,以科技手段引领垃圾分类潮流,推动垃圾分类理念。
与生活环境更好、吃的喝的更健康比起来,由于进行垃圾分类而造成生活里的一些不便就显得很细小。每个人都应该更自觉、更主动地参与到垃圾分类中,从我做起,从今天做起。只有当每个人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的事在做的时候,那Z终的受益者才是我们每个人。
Z近浏览:
相关新闻
- 重庆拟出台办法开展垃圾分类全覆盖调查监测 2022-07-22
- 深圳“铁十条”:打造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2-08-11
- 做好这件事,只为守护它们 2022-07-20
- 粤能的 “互联网+垃圾分类”,开创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新模式 2022-07-05
- 政策催化而来的“千亿市场” 2022-07-29
- 垃圾分类助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你知道多少 2022-06-30
- 未来5年机遇在哪里,答案超乎想象 2022-07-27
- 在双碳目标下,为绿色生活贡献力量 2022-08-13
- 有了它,垃圾分类并不难 2022-07-07
- 佛山 | 居民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有奖励,7月1日起可申报 2022-07-08